- 日本人對健檢品質的嚴格要求,有計劃、有次序按部就班。
- 日本是世界預防醫學先進國,免疫療法/生活習慣病、飲食療法的醫學先賢。
- 始自1938年即開始住院式的全身健檢,世界人類的健檢始祖。
- 1959年世界上首先成立的健康檢查醫學會基礎醫學、治療醫學、抗老醫學全
員投入。
- 全方位預防醫學的概念
- 一段預防
- 二段預防
- 三段預防
- 四段預防 - 由傳統「找疾病」的全身健檢→ 「營造不生病體質」抗老健診
全身健康檢查起始於歐美,起初是保險公司為降低人壽保險及健康保險的理賠風險,而要求保險客戶進行健檢,到了日本,重新將健康檢查賦予新的價值。
日本是世界預防醫學的先進國,回朔日本的預防醫學史,從1900年前後開始,每50年為一個週期,共經歷三個波段的演進與革新:
--第一波段的預防醫學〈1900~〉:1900年前後兩位偉大的日本學者對預防醫學有極大貢獻:
日本是世界預防醫學的先進國,回朔日本的預防醫學史,從1900年前後開始,每50年為一個週期,共經歷三個波段的演進與革新:
--第一波段的預防醫學〈1900~〉:1900年前後兩位偉大的日本學者對預防醫學有極大貢獻:
- 北里柴三郎,〈Shibasaburo Kitasato
1851-1931〉-免疫療法創始者北里與Behring〈德國學者〉一同開發白喉、破傷風的血清療法,開始了免疫注射。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醫學生理獎原本預定由Berhring及北里
〈最有資格的是北里柴三郎〉 共同獲獎,但北里因在日本受”腳氣爭論”
之累而喪失,後來只頒給Berhring。北里留學德國〈Koch研究室〉,回日本後創立傳染病研究所、北里研究所、慶應大學醫學部,任日本預防醫協會會長,第一代日本醫師公會理事長。
- 高木兼寬〈Kanehiro Takaki,1849-1920〉: 生活習慣病,飲食療法原創者留學英國的日本海軍軍醫總監,創立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當年”腳氣爭論”在日本醫界爭辯大戰長達30年,分細菌說及飲食原因說,而 高木則進行兩軍艦船員「英式蔬菜湯V.S白米飲食比較試驗」,百日後食用英式蔬菜船員無人得腳氣病,而日式白米者半數得病, 20%死亡。因此高木提案海軍導入蔬菜飲食,大大減少腳氣病而成為世界醫學比較試
驗與飲食療法始祖。
--第二波段的預防醫學〈1954~〉:1954年全日本推展全身健康檢查〈Ningen Dock〉並創造出新的加值服務。
- 1938年:兩位國會議員櫻內幸雄、俵孫一首次入院進行健康檢查,為防止當時軍方批判議會政治的中傷流言,事前召開記者會,於是開啟「人間ドック,Ningen Dock-Human Dock」這個字眼。「此次入院如同船艦遠航之後進入船坞,檢查船底,螺旋槳有否受損,整理引擎、機器,讓船員休養,準備下次的航行」。
- 1954年:東京第一病院開始「人間ドック」,起始1938年的「人間ドック」, 因二次大戰而停止,直到1954年日本病院會第二代會長橋木寬敏
號召日本病院會員醫院開始人間ドック〈全身健康檢查〉,並快速 推展到全日本各大醫 院。直到今天在日本成為無人不知的人間ドック。
到 1974年加入自動化健康檢查System、1999年專科醫師制度 、2004年健檢設施機能評鑑 - 健康檢查的目的
〈1〉生活習慣的改善〈Primdry Prevention〉
〈2〉癌、腦中風、心臟病等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Secondary Prevention〉 - 「人間ドック」的高度專門性
對自認健康的人〈沒有病的人〉,來為他發現可能得病risk〈危險情況〉比為病人診斷病痛要困難好幾倍。
--第三波段的預防醫學〈2008~〉:特定健檢、特定保健指導的執行2008年4月以國家法律規範特定健康
檢查制度、特定保健指導制度,全國實施健檢中心醫療院所對40~74歲國民,每年進行生活習慣病的相關檢查找出危險因子〈Riskfactor〉,並將結果電腦建檔,積極進行階層化保健指導。
實施國民健康資訊管理追蹤,以改善日益嚴重的生活習慣病問題,節省超少子高齡化社會所來龐大醫療費用支出的趨勢。
秉持「台灣第一‧與東京同步」的理念,健檢中心不斷在健檢品質提升與精進,讓國人也能享有第一流的健檢中心品質,做健康的把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