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生命


【生命中無能為力的十件事】 
1 .《離你而去的人》
 離你遠去的人,是他失去了你,不是你失去了他。離開,也許是為了下個路口的更好的重逢。
“離開,生命中註定了太多的離開。”
2 .《流逝的時間》
 時間比水流失得還要快,所以想做的事情就去努力,人這輩子,至少自己得對得起自己。
“人生在世,俯仰之間,自當追求卓越,但有盡其所能。”
3 .《倒向你的牆》
 也許這面倒向你的牆,讓你無法呼吸,也許會讓你失去一切,但是如果沈默的接受,那麼,倒向你的還是那面牆,如果你挺起肩膀,抬起頭來你會發現很多事情不是向我們想像的那麼糟。
“永遠不要後退,退到最後無路可退。”
4 .《沒有選擇的出身》
 有人天生的就是王,有人天生的就是貴族,但是很多人天生的就是平凡,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以改變的東西,尤其你想改變的話。
“追求一切美好的過程是人生珍貴的財富”(王或是貴族,未必是好事,上帝是公平的。)
5 .《莫名其妙的寂寞》
 不管達觀還是拘謹,無論高貴還是卑微,誰都可能相遇孤獨的感覺,常常深深地縈繞在不為人所知的寂寞的情懷中。
“其實是知己難求!”
6 .《無可救藥的喜歡》
 一種很甜的毒藥,戒不掉的東西,但喜歡終究是喜歡,不是愛。
“人,一輩子註定了被好多人喜歡,也喜歡好多人。但是選擇只有一個。並要忠於這個選擇與真愛,又有幾個人足夠幸運,能夠在有生之年,正確的時間,遇到真愛呢?”
7 .《無可奈何的遺忘》
 很多我們以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日子裏,被我們遺忘了。人生總是因為有回憶,而多了一分美好。
“偶爾的回憶勝過永遠的想念,畢竟日子是會越來越好的。
8 .《永遠的過去》
 一秒就成為了下一秒的過去,既然很多東西註定要失去的,那麼,我們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不輕易忘記。
“讀過一句話,當你總是緬懷過去的時候,證明你現在過得並不好。所以,美好的回憶可以,但絕不留戀。要永遠憧憬,永遠在現在努力。
9 .《別人的嘲笑》
 嘴長在別人的身上,耳朵在自己身上,說不說,是他們的事情,聽不聽,是你自己的事情了,我們要學會微笑的面對這一切。
“不必去理會……”
10 .《不可避免的死亡》
 生命是個過程,死亡只是必然的結果,但軌跡是自己的色彩和溫度,既然不可避免,那麼就更無所畏懼。
“真的希望人是有靈魂的,不要一切皆為虛幻。”真希望有輪迴,"
是啊!生活中,並不是努力就一定什麼都可以。很多時候,我們也會覺得自己無能為力。不只是你,也不只是我,大家都一樣。心放淡一點,再淡一點,沒有那麼多給自己設置的心結,心境也就平和了。【感恩合十】摘自網路文章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摘自台灣農業讚及天下雜誌倫敦政經教授[內容摘要]去年夏天我受邀至台灣的政府部門討論服貿協議,為其草率感到相當震驚,因為許多涉及重要且敏感的部門並沒有經過審慎的調查與評估,政府並沒有更仔細的檢視這個協議一旦通過所帶來經濟上隱含的意義和後果。

這讓我想起了ECFA。台灣的問題其實並不完全如政府所說的是在經濟上,而是馬政府從以前到現在所指稱的,如果不簽經濟協定,台灣就會落後南韓,這並不是全部的事實。馬政府從未真正提出一個對策和足以服人的論點來說服人民。
這些如果不簽就會導致失去競爭力的說法,其實只是讓政府找到藉口轉移注意力,不去正視問題的核心──台灣真正的問題是在國內的產業結構與財經部門並沒有很好的運作,亦缺乏對研發與創新部門的投資。當台灣的企業在過去很輕易的就得以登陸使用他們廉價的勞工和土地等,那長期下來其實並不太可能提供台灣自身產業創新的誘因,台灣正逐漸失去在科技和創新產業上所掌握的技術。其實台灣並不是沒有優勢,只是政府應該正視並對國內產業結構與整體環境進行調整,提出實際應對的政策。

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已經不復存在,1980-90年代有一段時間我人在台灣,甚至連我這樣的局外人,都得以在當時高度經濟發展的台灣社會分一杯羹。每天每天人們變的更加富有,而那個在過去的台灣,經濟高速成長的時代是現在中國正在經歷的。台灣早已過了那樣的高速經濟發展階段,不可能再重返。然而,必須注意的是,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執政者不能只將政策聚焦於經濟成長本身,而必須注意許多層次,所有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好的地方:服務業、旅遊、藝術、文化等產業,凡舉此些具備創造性(creative industry)的產業,需要政府去經營一個良好的環境,吸引真正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必須要有自由的環境,可以不斷的嘗試錯誤和失敗,之後才能有機會成功而達致創新,創新才是讓經濟向前的核心動力。這是美國所提供的環境。

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管理篇

【管理篇】如何处理團隊中的五个矛盾?
眾志成城,团结一心等等很多形容團隊的力量词语,可是,在公司管理中,怎么能够让那些员工们团结一起和谐的工作呢?怎么更好的管理我们自己的团队呢?
在不少团队或企业都会遇到一些很难管理的员工,他们不但自己不能顺利完成工作,还会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情绪、拉低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在管理团队时,如何避免“破坏分子”的出现,怎么应对他们以及能否将这些团队里的“破坏分子”转为“优秀标兵”对于团队管理都是重要的课题。
在团队管理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笔者就其中的‘团队之间的矛盾’一项问题展开讲述。团队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在于它是一个管理矛盾的过程。回顾一下团队工作过程中的五个冲突的矛盾,管理者必须理解,接受,并尽可能地平衡这些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需要包容个体的不同和达到集体的一致和目标。
团队的有效性常常需要混合不同的个体。团队为了从多样性中获益,它必须具有允许不同声音——观点、风格、优先权——表达的过程。这些不同的声音实际上带来了开放,这不可避免地就有冲突,甚至有团队成员之间的竞争。
过多的冲突和竞争会导致一个”胜负”的问题,而不是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集合个体的不同,从而激励他们追求团队的共同目标。有效的团队允许个体的自由和不同,但是所有团队成员必须遵守适当的下级目标或团队日程安排。
第二个矛盾是对待团队出现的个人不同观点该支持还是对抗即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支持和对抗。
如果团队成员的多样性得到承认,不同的观点被鼓励,团队需要发展一种成员之间互相激励和支持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团队成员之间有一种内聚性。他们对其他人的想法真正感兴趣,他们想听到并且区分谈论的内容。他们愿意接受其他具有专长、信息或经验和当前的任务或决策相关人员的领导和影响。
但是,如果团队成员太过于互相支持,他们会停止互相对抗。在内聚力非常强的团队中,当反对不同意见时,保护和谐与友好关系的强硬的规范会发展成为”整体思想”.成员将会抑制他们个人的想法和感受,不会再互相批评对方的决策和行动,这时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个人成本。
团队决策时将不会出现不同意见,因为没有一个人想制造冲突。如果持续出现这种情况,团队成员很可能产生压抑的挫折感,他们将只是想”走自己的路”,而不是真正解决问题。有效的团队要想办法允许冲突,而又不至于因此而受损。
第三个矛盾是同时兼顾当前的业绩和学习。
管理者不得不在”正确的决策”和未来的经验积累的支出之间选择。犯错误应该认为是学习付出的成本,而不是作为惩罚的原因,这将鼓励发展和革新。
第四个矛盾就是在管理者权威和团队成员的判断力以及团队自治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
管理者不能推脱团队业绩最终的责任,授权并不意味着放弃控制。给团队成员越多的自治,他们遵守共同的日程就显得越重要。有效的团队是灵活的,他们可以在管理者权威和最适合的团队解决方案之间取得平衡。
实际上,在功能完善的团队,成员之间高度的互相信任,管理者在做出某些决定时不必讨论、也不必解释。相反,无效的团队中缺乏信任感,即使管理者做最明白的事情或者是无关紧要的建议,团队成员都会提出疑问。
第五个矛盾就是团队中的三角关系。
对于管理者来说,由于他们最终具有正式的权威,而不是团队成员,所以他们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团队管理者的作用是管理关系三角:管理者、个体、团队,三者处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管理者必须关心三方面的关系:他们和每一个团队成员个体的关系;他们和作为整体的团队的关系;每一个团队成员个体和团队整体的关系。任何一条关系受其他两条关系影响。当管理者不能很好地管理这个关系三角求得平衡时,团队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和不良影响将呈螺旋式向下蔓延。
团队管理乃是运用成员专长,鼓励成员参与及相互合作,致力于组织发展,所以可说是合作式管理,亦是一种参与式管理。随著组织工作复杂性日益增多,很多工作实难靠个人独立完成,必须有赖于团队合作才能发挥力量,所以团队管理有时代需求性,成功组织建立各种不同功能性的团队管理。
因此,组织若能善用团队管理,对于激发成员潜能、协助问题解决、增进成员组织认同、提升组织效率与效能,具有一定的功能。
为发挥团队管理的效果,每位成员须先了解小组目标与使命及个人角色和责任;其次成员亦须了解如何完成小组任务,最后要能积极投入小组目标的达成。
由于沟通在团队管理扮演著相当重要角色,如能事先举办讲习会,建立成员有效沟通技巧,更可使团队管理有良好效果。目前学校已设各种小组或委员会,如何加强成员沟通技巧,增进凝聚力,实属重要课题。
团队管理是未来管理的新取向,惟不能陷入团队管理的迷思,认为所有的团队都是好的,成员在一起就是一种团队、彼此会相互喜欢等,都不是务实的看法,只有在一个开放、沟通顺畅的环境下,才能发挥团队管理的功能。      joylin